2021年公司信托主要業務
家族信托可幫助家族實現財富儲備、增值及隔離風險等功能,讓財富一代又一代地傳承下去,讓家族企業興旺延綿。根據多家信托公司披露的2021年年報來看,2021年公司信托業務主要方向有:
1、傳統業務提質增效。在房地產板塊,優選發展穩健的頭部企業,圍繞“強主體”及“強項目”的兩強模式審慎開展業務。在信政業務板塊,對于經濟發達區域、債務水平可控、高層級地方政府核心融資平臺,鼓勵拓展高等級的業務合作機會,優化結構。另外根據政府及監管部門的政策導向,逐步加大對實體經濟、民營經濟的支持力度。
2、轉型業務穩步推進。
①拓展資產證券化業務,在合規經營、風險可控的基礎上,實現公司業務品類多元化發展。
②穩健開展標準化業務,加強與金融機構的合作,公司做好風險收益的管理。
③積極推動股權類業務,主動學習同業在該類業務上的成熟經驗,打造“募投管退”的股權管理能力。
④嘗試探索債券型產品。
⑤審慎推動資本市場業務,包括TOF、FOF等產品的發行。
⑥家族信托、慈善公益信托等本源業務逐步加強,跟隨行業發展的步伐。
可見信托行業在發展過程中也在順應客戶需求逐漸轉型,這也是信托的特別之處,可以根據不同的需求靈活設計。
國內信托發展現狀
信托發源于英國,繁榮于美國,而創新于日本。信托誕生之初,它的目的很明確,就是委托人基于對受托人(信托公司)的信任,把自己的財產托付給受托人(信托公司)代為打理。
信托本應是銀行,證券,保險的補充,然而由于利益的推動,單一理財型信托產品成為了信托的支柱,這使信托違背了引進中國的初心,開始給銀行競爭客戶,而且搶的都是銀行高價值的客戶。
隨著房產的退溫和資管新規的發布,信托不能以剛兌來吸引客戶,同時房產信托也無法支撐信托業的未來,管理層發現問題后,發出信托業應加快轉型并回歸本源的倡議。信托公司應在財富管理、事務性安排、公益慈善等方面持續發力,為服務中國經濟高質量發展發揮建設性作用。
自此,信托迅速轉型,持續降低房產信托規模,截至2021年第四季度,房產信托規模降至17萬億,而事務管理類信托規模則達到了84萬億,達到了41.2%。
信托也將步入新的發展階段,家族信托等事務性信托將迎來更大的發展。
未來信托的業務轉型方向包括以下幾個方面:一是進一步推動標品信托發展。二是大力發展財富管理業務。三是做真正的實業投行,圍繞企業生命周期提供一攬子綜合金融解決方案。四是回歸信托本源,積極拓展信托行業的專屬業務領域。五是擁抱“雙碳”,大力發展綠色信托。六是大力發展慈善公益信托,踐行社會責任,實現共同富裕。
信托的功能作用
信托在財富管理中,已經被應用幾百年,現在的英國信托,仍然是富人豪爵最信賴的家族財富和事務性管家,幾代人的所有關鍵安排和服務,都是有信托公司來執行。信托在財富管理中,具有其他金融工具不具備的優勢。
1、信托財產的獨立性實現財產隔離
信托設立后,信托財產是獨立于委托人和受托人,雙方的債務執行,都不會影響信托財產,法律上保護信托財產,有不被法院執行的權力,達到隔離財產的目的。
2、信托受益人可指定任何人實現更多夢想
信托和保險不同,受益人可以指定任何個人或企業團體,如想照顧無法律關系的老人,孩子,公益機構,都是可以的。所以信托更人性,更靈活,這為委托人提供了不受任何法律約束的所有合法意愿的實現機會,讓任何人感受到你永遠的關懷和照顧。
3、信托信息,信托合同保密避免親情糾紛
在財產分配和遺產分配中,經常出現所謂的不公,親人最后對簿公堂,成為仇人,而設立信托,利用信息保密,就能避免以上糾紛發生,誰分多少,相互都不知道,更談不上不公。
如在婚前成立信托的財產,屬于個人的獨立財產,不屬于夫妻共同財產,那么未來在使用和處置這些獨立資產時,信托公司只需要按照當事人的意愿去運作這筆資產,無需夫妻雙方共同簽字,也無需夫妻雙方都知道此事。
給子女的財產,子女的配偶也不知情,更不會在以后分割子女的財產,直系傳承,信托是最好的工具。
4、融資功能實現減稅
設立信托后,自己的企業需要資金,可以從信托公司借貸,利息歸自己信托所有,企業付出利息還可獲得減稅,同時還隔離了企業和個人財產。
雖然國內的家族信托業務也在快速增長,但是還有很多機制未完善,因此目前來說很多家族企業會選擇在境外設立家族信托。不過也不是所有家族都適合在境外設立信托,具體情況具體分析,如果你有設立信托需求的,歡迎咨詢瑞豐德永,專家將會為您提供可行性的解決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