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境電商注入新動力
海南自由貿易港建設以來,跨境電商行業一直都是自貿港的薄弱行業,自從《海南自由貿易港建設總體方案》發布以來,跨境電商行業實現了新的突破,讓跨境電商獲得了更多的發展機會。
海南自貿港核心政策可直接惠及跨境電商企業。自由便利的貿易政策以及“零關稅”“一線”放開政策,不僅讓電商企業拓寬備貨渠道,還可以提升盈利空間。
在海口綜合保稅區跨境電商產業園內,海南陸海港跨境電商服務有限公司工作人員正在分裝進口寵物食品。企業經理陳翔云說,海南自貿港建設將提升通關、倉儲和運輸便捷性,企業將使用CC(個人郵件)、BC(海外直郵)和BBC(保稅備貨)三種模式,將經營范圍擴展到化妝品、保健品、服裝鞋帽等。
對于跨境電商企業而言,口岸物流便利度和通關效率是關鍵因素。目前,海口海關已推出跨境電商商品“先入區、后檢測”、跨境包裹通關“一站式辦理”等多項通關便利化措施。
激勵跨境電商行業發展的措施
海南洋浦保稅港區率先試行“一線放開、二線管住”的貨物進出境管理制度。洋浦保稅港區發展局副局長段冀淵受訪時說,區內供應鏈企業將自由進出、自由流動、自由交易。制度優勢、航運便利疊加土地成本及勞動力價格優勢,將使保稅港區倉儲成本遠低于其他地區。
借助國際貿易單一窗口,海南將實現離島免稅、本地免稅、跨境電商三種渠道互相轉換。在海南全島封關后跨境電商或將以兩種形態并存:一是9610(電子商務)和1210(保稅電商)方式,二是跨境電商C2C直郵方式,屆時有可能出現境外地區的海外保稅倉轉移到海南的可能性。
當前,海南正加快補產業設施短板。在洋浦保稅港區,跨境電商綜合試驗區1.19萬平方米物流倉儲場所已經完工,新的海外倉項目已于近日開工。在海口綜合保稅區,建筑面積2.26萬平方米的跨境電商備貨物流分撥中心預計年內交付使用,具備跨境電商保稅備貨模式所需的各項功能。
海南自由貿易港跨境電商行業還有待發展,但是也極具發展潛力,有著非常大的發展空間。
海南自貿港登記注冊公司勢頭驚人
除了跨境電商行業登記注冊情況喜人,其他行業也出現登記注冊暴增的勢頭,近期新增企業主要集中在信息技術、金融和教育行業。據海南省市場監管局統計,今年上半年,全省新增市場主體約11.02萬戶。從國民經濟行業分類看,信息傳輸、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同比增長469.54%,金融業同比增長307.41%,教育業同比增長131.19%。
為何新增的企業集中在信息技術、金融和教育行業?實際上,這與海南的總體規劃關系頗深。
以信息技術為例,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發現,《總體方案》中總共高達6次提到區塊鏈技術,3次提到大數據,2次提到人工智能。從這個角度看,高新信息技術產業將成為海南高科技產業發展的方向。從2018年,國內首個正式授牌的區塊鏈產業試驗區在海南成立,到今年6月首個國家級區塊鏈產業基地落地,海南已將區塊鏈放到重要的戰略發展地位。
金融方面,海南省地方金融監督管理局局長陳陽曾指出,《總體方案》明確了金融在自貿港建設中的定位,海南不是打造國際金融服務中心,而是圍繞貿易的投資自由化和便利化而服務,進行相關的金融配套服務。
但目前來看,海南的金融市場主體存在短板。業內人士曾指出,海南金融業總體規模偏小、金融機構結構單一。2017年海南的金融增加值只占我國金融業0.5%,占海南GDP比例為7.13%,低于全國7.3%的水平。因此,海南需要大量金融機構的入駐,為海南帶來種類豐富的金融產品、交易所及金融中介公司。
人才是海南自由貿易港建設的關鍵要素。高新技術、金融產業的發展,需要大量的優質人才。《總體方案》曾指出,要針對高端產業人才,實行更加開放的人才和停居留政策,打造人才集聚高地。
目前海南自由貿易港針對海外投資人還出臺了不少的優惠措施,讓世界各國的投資者都紛紛在海南落地投資注冊公司,投資的領域涉及各行各業。海南自由貿易港呈現一片繁榮向上的景象離不開國家政府的政策扶持,國內投資者該如何運用海南自由貿易港的優勢做海外貿易生意呢?如何運用海外公司做轉口貿易?瑞豐德永可以為您提供優質的解決方案。
本文章僅作政策解讀和內容分享,內容整合來自海南自貿港